誘導 緩解壓力 適用於鐵合金及非鐵合金,目的在於消除先前製程(如機械加工、冷軋及焊接)所產生的內部殘留應力。若不進行此處理,後續加工可能會產生無法接受的變形,以及/或材料可能會發生應力腐蝕開裂等使用問題。此處理並不打算在材料結構或機械特性上產生顯著的變化,因此通常限制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進行。
碳鋼與合金鋼可給予兩種形式的應力消除:
1.處理溫度通常為 150-200°C,可減輕硬化後的峰值應力,而不會顯著降低硬度 (例如:表面硬化零件、軸承等)
2.處理溫度通常為 600-680°C(例如在焊接、機械加工等之後),幾乎可以完全消除應力。
目標
以每分鐘 30 英尺/9.1 公尺的速度對碳鋼平坯料進行去應力處理,以降低每邊外側 2"/51mm 的硬度,從而消除最終產品的開裂問題
材質: 碳鋼扁坯(5.7-10.2「/145-259mm 寬,0.07-0.1」/1.8-2.5mm 厚)
溫度:1200 ºf (649 ºc)
頻率:30 kHz
感應加熱設備:HLQ 200kW 10-30 kHz 感應加熱系統,配備包含八個 10 μF 電容的遠端加熱站
- 專為此應用而設計開發的多匝分離式感應加熱線圈
製程 碳鋼扁坯會以每分鐘 30 呎/9.1 公尺的速度通過感應線圈,以回火或消除碳鋼的應力。在此過程中,碳鋼將加熱至 1200 ºF (649 ºC)。這足以去除寬度每邊 2"/51mm 的加工硬化。
結果/效益
速度: 感應快速加熱碳鋼,使其達到每分鐘 30 英尺的速度。
-效率: 感應加熱 不僅節省生產時間,還可節省能源成本
-佔地面積:感應式佔地面積不大,因此可輕鬆實施到生產製程中,例如
这个
處理溫度通常為 150-200°C,可減輕硬化後的峰值應力,而不會顯著降低硬度(例如殼形硬化零件、軸承等):
-處理溫度通常為 600-680°C(例如在焊接、機械加工等之後),幾乎可完全消除應力。
-非鐵合金的消除應力溫度與合金類型和狀態有關。經過時效硬化的合金只能在低於時效硬化溫度的溫度下釋放應力。
奧氏體不銹鋼可在 480°C 以下或 900°C 以上釋放應力,兩者之間的溫度會降低未穩定或低碳鋼種的耐蝕性。900°C以上的處理通常是全溶退火。
正火 適用於某些 (但非所有) 工程用鋼,正火可軟化、硬化或消除材料應力,視其初始狀態而定。正火處理的目的是對抗先前製程的影響,例如鑄造、鍛造或軋延,將現有的不均勻結構精製成可增強機械加工性/可成形性的結構,或在某些產品形式中,符合最終的機械特性要求。
正火的主要目的在於調節鋼材,使其在後續成型後,零件對淬火作業的反應令人滿意 (例如協助尺寸穩定)。正火包括將適合的鋼材加熱至通常在 830-950°C 的溫度 (達到或高於硬化鋼的硬化溫度,或高於滲碳鋼的滲碳溫度),然後在空氣中冷卻。加熱通常是在空氣中進行,因此需要進行後續加工或表面處理,以去除鱗片或脫碳層。
空氣硬化鋼(例如某些汽車齒輪鋼)在正火後通常會進行「回火」(次臨界退火),以軟化結構及/或提升機械加工性。許多飛機規格也要求這樣的組合處理。通常不進行正火的鋼材是那些在空氣冷卻過程中會大幅硬化的鋼材 (例如許多工具鋼),或是那些對結構無益或產生不適當結構或機械特性的鋼材 (例如不鏽鋼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