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應加熱減壓 對於經過冷加工、成形、機械加工、焊接或切割的金屬,可能需要預先進行應力消除操作,以減少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應力。
感應加熱 緩解應力 適用於鐵合金及非鐵合金,目的在於消除先前製程(如機械加工、冷軋及焊接)所產生的內部殘留應力。若不使用此技術,後續加工可能會產生無法接受的變形,以及/或材料可能會發生應力腐蝕開裂等使用問題。T 此處理並不打算在材料結構或機械特性上產生顯著的變化,因此通常限制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進行。
對於經過冷加工、成形、機械加工、焊接或切割的金屬,可能需要預先進行應力消除操作,以減少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應力。
製造作業所產生的金屬應力,在釋放這些應力時,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尺寸變化、變形、過早失效或零件應力腐蝕開裂。尺寸要求嚴格的零件可能需要在進行其他生產作業之前先消除應力。焊接部分可透過應力釋放加熱作業達到無張力狀態。
誘導 緩解壓力 可在受控氣氛室或真空中進行,以減少氧化。
碳鋼與合金鋼可給予兩種形式的應力消除:
1.處理溫度通常為 150-200°C,可緩和硬化後的峰值應力,而不會顯著降低硬度(例如殼形硬化零件、軸承等):
2.處理溫度通常為 600-680°C(例如在焊接、機械加工等之後),幾乎可以完全消除應力。
非鐵合金的消除應力溫度與合金類型和狀態有關。經過時效硬化的合金,其消除應力溫度限制在時效硬化溫度以下。
奧氏體不銹鋼可在 480°C 以下或 900°C 以上釋放應力,兩者之間的溫度會降低未穩定或低碳鋼種的耐蝕性。900°C以上的處理通常是全溶退火。
正火 適用於某些 (但非所有) 工程用鋼,正火可軟化、硬化或消除材料應力,視其初始狀態而定。正火處理的目的是對抗先前製程的影響,例如鑄造、鍛造或軋延,將現有的不均勻結構精製成可增強機械加工性/可成形性的結構,或在某些產品形式中,符合最終的機械特性要求。
正火的主要目的在於調節鋼材,使其在後續成型後,零件對淬火作業的反應令人滿意 (例如協助尺寸穩定)。正火包括將適合的鋼材加熱至通常在 830-950°C 的溫度 (達到或高於硬化鋼的硬化溫度,或高於滲碳鋼的滲碳溫度),然後在空氣中冷卻。加熱通常是在空氣中進行,因此需要進行後續加工或表面處理,以去除鱗片或脫碳層。
空氣硬化鋼(例如某些汽車齒輪鋼)在正火後通常會進行「回火」(次臨界退火),以軟化結構及/或提升機械加工性。許多飛機規格也要求這樣的組合處理。通常不進行正火的鋼材是那些在空氣冷卻過程中會大幅硬化的鋼材 (例如許多工具鋼),或是那些對結構無益或產生不適當結構或機械特性的鋼材 (例如不鏽鋼)。
感應預熱 PWHT 機 廣泛用於管材焊接的peheat 和 pwht、應力消除等。
焊接是壓力容器(如火力發電廠的鍋爐)製造過程中最關鍵的工序之一。焊接過程中熔融熔池的溫度在 2000 摄氏度範圍內。當這小條熔池冷卻時,收縮會導致熱應力鎖定在金屬內部。這也會改變鋼材的宏觀結構。
PWHT 透過加熱、浸泡及冷卻的方式,將焊接區域控制在第一轉換點以下的溫度,以消除這些效應,讓宏觀結構有足夠的時間重新調整至原始狀態,並消除殘留應力。
PWHT 包括以受控方式將焊接程序後的金屬加熱至第一轉換點以下的溫度,在該溫度下浸泡足夠長的時間,然後以受控速率冷卻。
感應加熱 是一種成本較高但卻越來越受歡迎的方法。這是一種更適合焊工的製程。與電阻加熱不同的是,只有管材變熱。整個厚度的溫度梯度均勻。
加熱功率為 10KW ~ 120KW
型號:10KW、20KW、40KW、60KW、80KW、120KW 等。
加熱溫度:0 ~ 900 C
最高加熱溫度:900 C
管徑:50 ~ 2000 mm
加熱線圈:夾鉗線圈或感應加熱毯
感應焊接預熱機包括:
1. 感應加熱電源。
2.SOFT 感應加熱電纜
3. 延長纜線
4.K 型熱電偶
5.有紙 / 無紙記錄器等。
與陶瓷加熱器和框架加熱器相比。它有更多的優點。
1.加熱速度快,加熱溫度低
2.節能無污染
3.工作時間長且更穩定
4.觸控螢幕與 PLC 控制,操作簡易
5.可適用於不同的焊接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