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程:
測試 1
由於只提供一個組件供測試使用,我們使用厚壁 5/16" 銅管設定測試負載,例如一條管子在成形開放式凸緣端接住另一條管子。加熱時間是根據使用 tempilaque 塗料來顯示溫度來估計的。測試組件 (其次是所提供的元件) 塗上 505 合金銅焊膏,並放入實驗室的測試盤管 (如附圖片所示),發現 5 - 5.2 秒的加熱週期可使合金流動並形成接合。
測試 2:
將較小的管組件(冷凝器管)裝配好後,用提供的銅焊合金(銀焊料)形成一個環,並將其放置在兩個管子的交叉處。2 秒的加熱時間足以讓合金流動並完成接合。
結果/效益:
- 如圖所示,DW-UHF-10kw 感應銅焊系統能夠感應加熱最大和最小的管與管部分,以完成銅焊接頭。使用可用的測試線圈的加熱時間在 FLDWX 所要求的生產加熱時間預期之內。
- HLQ 將需要完整的組裝以供審核,以便制定最終的 感應加熱線圈設計 可以容納您的佈局照片上顯示的所有 12 個接頭。有必要瞭解並觀察要銅焊的管連接與鋼壓縮機部分之間的間隙,以確保鋼製外殼不會受負載線圈所產生的射頻場影響。此最終設計可能需要在線圈中添加鐵氧體材料,以將 RF 場集中到銅導線上,而不是鋼製外殼上。
- DW-UHF-10 kW 已利用現有的實驗室線圈完成初步測試。生產用的感應加熱線圈將包含在一個非導電外殼中,操作人員可利用該外殼將線圈定位在銅導線上,以便在銅焊製程中準確確定加熱位置。生產線圈的設計將包含比測試線圈更短的導線,並配置成可改善加熱週期(更短的加熱時間)。
- HLQ 可為系統提供可選的製程控制。這將有效地成為一個程式化的製程週期,針對 FLDWX 隨附的申請要求所提供的組裝照片上列出的每個接頭而開發。12 個接頭中的每個接頭將依序編程,以適應每個特定接頭 - 這將允許操作員按照編程的相同順序從接頭 1 移動到接頭 12。U 型感應銅焊線圈/手柄的每個週期都會將製程從接合點 1(加熱時間和 % 功率)移至接合點 2(加熱時間和 % 功率)等,直到接合點 12。輸入順序後,每個組件都必須遵循。這將減少每個接頭銅焊時間的猜測工作,以提供製程的重複性。
- 另一個可供考慮的選項是 HLQ 機械手臂選項。此選項支援 感應銲接線圈當設定將線圈放置在每個接合區域時,支撐臂會將線圈/線圈外殼旋轉並移動到適當的位置和角度,以確保土壤位置和加熱時間。支撐臂可旋轉並移動線圈/線圈外殼至每個接合處的適當位置和角度,以確保土壤位置和加熱時間。